一、课程概述
测试技术是指测试过程中所涉及的测试理论、测试方法、测试设备等。测试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行业,也是煤矿自动化、智能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本课程师资力量雄厚,隶属陕西省教学团队、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和陕西省师德建设示范团队。课程负责人李曼教授是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优秀教师。课程自1977开设至今已40余年。2011年建成陕西省精品课程、2021年认定为陕西省一流课程并被推荐参评国家级一流课程。2002年在同类院校中率先开展综合实验和课外创新教学,期间获陕西省教改重点项目支持,2005和2009年分别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教改论文获全国煤炭教育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并EI检索。2010年以来,引入OBE理念开展课程改革和建设。2017年主编出版了涵盖煤矿机械设备智能检测特色内容的规划教材。2010~2020年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全国煤炭行业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2015年起为配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课程组研究制定了课程教学评价办法。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学校重点打造的体现地矿特色、面向机械电子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个国家一流专业和车辆工程省级一流专业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基础课程。课程目标包括:
知识目标:掌握信号获取、转换、分析、测试系统构建及其特性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了解煤矿智能感知和工程测试前沿技术。
能力目标:具备准确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分析方法,得到合理有效结论的能力;具备能够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机械工程领域,特别是煤矿机械涉及的相关复杂测试工程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坚定扎根艰苦地区,服务煤炭行业,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具有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优良品质,具备科学思维、实践创新的工程素质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三、课程内容和资源建设
以“精、广、新,学以致用,突出特色”为原则,构建了“基础知识+工程案例+现代技术+品格修炼” 深度融合四位一体的内容体系,涵盖信号获取、信号分析等6个章节。其中技术内容突出煤矿工程应用,素质内容着重弘扬不怕艰苦、甘于奉献的煤炭精神。课程建设了陕西省精品课程网站、超星泛雅课堂、虚拟仪器教学软件,综合实验平台和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自编双语课件、教材等完整教学资源。
四、教学方法与课程评价
教学中以一个典型煤矿旋转机械测试与故障诊断系统为实景主线链接各章节内容,物化知识,形成“工程应用链接下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让知识“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
拓展教学时空,实现教学方式和时空单到多的转变。教学周期延展至开课前的假期,结课后的综合实验,增加网络和现场实景课堂。
开课前,一封翩然而至信,指引学生开启课程发现之旅,一个复杂工程问题引发学生深层思考;开课后,课内、课外双线学习,相互促进。课内,问题驱动课堂,引发讨论,翻转教学,深度交流,现场实景教学,理论应用有机联系。课外“课前任务”促进自主学习,“寻找身边传感器”竞赛活动,增加学习的挑战性,科技作品制作,给不同需求学生提供个性化创新实践的平台。结课后,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矿井通风机测试综合实验,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高级思维和综合能力。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OBE理念,研究制定了涵盖评价要素、评价规则和反馈机制等内容的课程大纲合理性、目标达成、形成性、学生评价等多维度课程评价办法。
五、创新与特色
课程内容创新:四位一体的课程内容,通用知识与行业应用、技术前沿、煤炭精神深度融合,有力支撑新时期行业特色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协同培养。
教学模式创新:实景主线链接课本知识,实现了抽象知识的物化,解决了学生认知困难的突出问题;多元混合式教学,实现方式和时空的 “单”到“多”转变,内生学习动力得以激发,有力保障能力素质培养。
评价方法创新:多维评价,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均衡考量,全面有效反馈,改进措施有的放矢,教学效果提升显著。
课程特色:持续开展课程改革与建设,不断凝练与沉淀教学理念、模式、方法,形成系列化成果,推广应用价值高,引领示范作用显著。
六、教学效果
经过多年建设,课程得到了广泛认可,受到同学们的喜爱。学评教长期名列前茅,连续多年获课堂教学质量奖一等奖。学生学习成绩和知识应用能力稳步提升。指导学生完成的“多种机械量集成测试虚拟仪器”获“挑战杯”全国大学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各类学科竞赛共获国家级奖项10余项、省级60余项。
七、结束语
课程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将不断努力,持续改进,让学生通过我们的课程,学习知识、培养能力、锤炼意志,为实现“西科梦”、“煤炭梦”和“中国梦”贡献力量!
附录:课程剪影
课程知识体系
课程教学方法(一)
课程教学方法(二)
课程组教师合影
生动活泼的互动式课堂
课程组教师板书
学生激情演讲
煤矿主体实验室实景教学
利用测试技术的综合实验教学
煤矿通风机性能测试特色实验
“寻找身边的传感器”课程活动合影(一)
课程评价材料
多次荣获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一等奖